2026.6.10-12 |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(宝安)

华南工博会

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——汉诺威工博会与中国工博会承办方联合打造
推动产业集成,拥抱工业智能
汉诺威米兰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
86-21-20557000/86-21-22068388
汉诺威米兰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
汉诺威米兰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
扫码关注我们,获取更多资讯
2021华南工博会
新闻与媒体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与媒体 > 行业热点 > 资讯 | 全球机遇,五金机电产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突围?

资讯 | 全球机遇,五金机电产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突围?

分享:

全球机遇,五金机电产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突围? 

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,中国五金机电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

据Statista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五金工具市场规模已突破5300亿美元,预计2025年将突破5800亿美元(年增4.5%);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,2023年五金机电产品出口额超3500亿美元,占全球贸易份额近30%。

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,中国的五金机电行业如何通过创新与全球化布局,成功突围国际市场,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命题。

需求分化与区域机遇并存

全球市场环境在经历了疫情的沉痛冲击后,逐渐回暖,但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,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。

贸易摩擦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、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存在,使得全球供应链更加复杂化,国际市场需求也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。

发达国家市场

欧美等传统市场对高精度、智能化、环保型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,绿色制造与低碳标准成为准入“硬门槛”。

新兴市场

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等地区因工业化进程加速,对基础五金工具、建筑机械、能源设备的需求旺盛,成为增量市场的主力。

供应链重构

全球产业链本土化趋势下,中国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成本优势,仍是国际采购商的优先选择,但需警惕东南亚等地的替代竞争。

突围关键

企业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,通过差异化产品与技术升级匹配需求,同时借力国际展会平台高效对接资源。

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与短板

目前,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,尤其是在电动工具、建筑五金、机械配件等领域,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为全球市场所认可。

然而,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,中国五金机电产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、品牌影响力较弱等挑战,低成本优势正被新兴经济体追赶,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升级、附加值提升及品牌建设,实现可持续突围。

优势:供应链完善、生产规模大、性价比突出,尤其在工具五金、通用机械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

短板:高端产品依赖进口,品牌附加值低,部分企业缺乏国际认证和渠道拓展能力。

转型趋势: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智能化生产、数字化营销,中小企业则通过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实现突围。

突围关键:从“代工出口”向“品牌出海”转型,强化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能力,并借助政策红利拓展海外市场。

双循环战略下的发展机遇

国家与地方政策为五金机电产业国际化提供了强力支撑:

国家层面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基建合作,带动工程机械、电力设备出口;RCEP协议降低区域贸易壁垒,促进东南亚市场开拓。

地方支持:宁波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,通过税收优惠、外贸补贴、跨境电商试点等政策,助力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展会经济:以助力企业出海为目的的国际性展会成为企业展示技术、获取订单、对接国际资源的重要窗口。

突围关键:紧抓政策窗口期,积极参与国际展会与经贸活动,提升全球品牌曝光度。

智能化与绿色化引领未来

未来五金机电产业的增长点将聚焦三大方向:

智能化升级:工业机器人、智能工具、物联网设备等需求激增,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。

绿色转型:欧盟碳关税(CBAM)倒逼碳足迹管理,节能型机械成为全球市场新增长极,行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。

服务化延伸:从单一产品出口向“产品+服务”模式转型,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与售后支持,增强客户黏性。

特别声明:本媒体转载其他网站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内容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